11月10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全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的指導下,由中國冶金報社主辦,由云商和天物歐冶,尋找鋼鐵網、安證通信息技術和小牛物流共同主辦的2015(第一屆)中國鋼鐵產業鏈電子商務高峰論壇在。
中國工程學院前副院長、中國金屬學會主席、中國稀土工業協會主席、全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前名譽會長干勇,趙喜子,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王利群,副會長、國家發展副巡視員、工業協調部副主任、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副院長、寶鋼集團周竹平,副總經理、首鋼股份云商, 歐冶劉建輝,總經理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天物, 王常輝,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COO)、鋼鐵工業協會高級分析師、《中國冶金報》首席專欄作家高玉科,出席會議。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冶金報董事長、總編輯、黨委副書記陸聞言、中國冶金報黨委書記、副總裁陳洪飛分別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座談會。
陸聞言在致辭中表示,近兩年來,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推廣和國家扶持政策的頒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與鋼鐵產業鏈相關的平臺有200多個,許多鋼鐵生產企業也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這些電子商務平臺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服務、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區域和不同的投資者,各有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總結鋼鐵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利于正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有利于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有利于用戶價值最大化。因此,“改造鋼鐵產業鏈,擁抱電子商務時代”成為本次峰會的主題。
隨著互聯網影響的逐步深入,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已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干勇指出,智能制造應被視為鋼鐵工業轉型的制高點、突破口和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將致力于綠色智能鋼鐵制造流程和技術的集成研發和應用,著眼于綠色智能集成研發的總體思路,著眼于制造流程結構優化、新一代生態產品技術升級、鋼鐵制造服務智能平臺建設、新商業模式建立和運營四大關鍵路徑。此外,為了提高跨境物資采購和定制化發展的效率,縮短供需距離,解決小批量、多品種鋼材采購與生產的協調問題,干勇建議構建全球產品大數據,可以順利連接全球用戶市場,幫助我們完成物資定制和采購,同時幫助國內鋼鐵行業實現更深層次的產品優化和產業升級。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表觀消費量已經達到峰值水平,進入行業投資負增長的時代,這將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鋼鐵行業將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環境保護要求,如鋼鐵整體價格絕對低,企業效益低,市場競爭極其激烈,經營困難,環境保護治理要求極其嚴格。面對諸多困難,趙喜子強調,在當前環境下,大數據和互聯網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創新要素。“當前形勢越困難,就越需要努力促進互聯網與鋼鐵的融合。”趙喜子表示,通過互聯網與鋼鐵的整合,可以促進生產商與客戶之間的直接聯系,加強生產商向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強化市場反應機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就物流而言,它可以實現更平坦的流通渠道和更高效的物流,同時提供風險更低的金融服務。可以預見,鋼鐵電子商務將導致鋼鐵企業直接供應比例的大幅提高,鋼鐵貿易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圍繞鋼鐵產品生產、供應和銷售的激烈“競爭”發展,如鋼鐵企業、物流企業、傳統鋼鐵貿易商和鋼鐵電子商務平臺。
李擁軍認為,鋼鐵電子商務的本質是鋼鐵產業鏈的創新。鋼鐵電子商務的發展應遵循以下規則:企業的組織結構是以貿易營銷為基礎的;發展第三方鋼鐵電子商務的前提是縮小鋼鐵生產商和鋼鐵用戶之間的距離,為雙方實現鋼鐵交易提供便利條件。繼續降低物流成本;在網上和線下之間建立一個融合載體;促進產業鏈的整合;創造電子商務利潤的新來源。
在這次會議上,一些知名鋼鐵電子商務平臺的領導也就當前鋼鐵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如何結合自身企業實踐將其與鋼鐵企業的生產經營相結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鋼鐵工業的未來發展將基于信息技術進步和制造業水平形成的“網絡”和“生態圈”。鋼鐵行業的每個利益相關者都應該是網絡上的一個“節點”。
版權所有:http://m.miluo-sh.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